防疫對策/輕症者建議「居家隔離、自行康復」!感染科醫師教你怎麼做
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自108年開始肆虐全球,而台灣的疫情也在今年4月快速升溫,近期單日確診已達上萬例,隨著確診人數增加,當我們周遭親友出現確診病患,或收到居家隔離通知單時該怎麼照顧家人和我們自己呢?中心分享以下文章,協助家長們一同面對疫情。
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自108年開始肆虐全球,而台灣的疫情也在今年4月快速升溫,近期單日確診已達上萬例,隨著確診人數增加,當我們周遭親友出現確診病患,或收到居家隔離通知單時該怎麼照顧家人和我們自己呢?中心分享以下文章,協助家長們一同面對疫情。
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,甚至有大爆發的跡象!為防止醫療量能潰堤,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,有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症狀者,應購買居家快篩試劑快篩,若不幸為陽性別慌亂,撥打1922尋求幫助。 他認為,目前感染症狀多為輕症或無症狀,如果讓病患都住院,會擊潰醫療院所,且更有機會傳染給其他人,建議輕症可隔離於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。
在去年五月的疫情中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研議讓輕症者返家「自行康復」,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就表示,如果屬於輕症者,遵照居家隔離、居家檢疫的標準,在家中其實可以自行康復。
在去年五月的疫情中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研議讓輕症者返家「自行康復」,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就表示,如果屬於輕症者,遵照居家隔離、居家檢疫的標準,在家中其實可以自行康復。
我有症狀,還沒有確診該怎麼辦?
現在本土疫情大爆發,不少人出現疑似症狀,但卻沒有辦法立即就醫或是篩檢,出門又怕讓真的傳染給別人或是自己被感染。陳婉青表示,可以遵照以下的方式,先暫時以居家隔離的標準跟家人分開,同時觀察自己的症狀。
1. 居家隔離:
- 一人一室,盡量與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,不要離開房間。
- 避免跟其他同住者接觸,特別是長者、幼兒,或是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。
- 不要與家人共餐,使用不同餐具。
2. 注意衛生:
- 務必佩戴口罩。
- 注意手部衛生,使用肥皂跟水洗手。
- 使用稀釋漂白水清潔會碰觸的用品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垣樟則表示,其實得到新冠肺炎也不需要緊張,「有 80% 都會是無症狀或是輕症,通常輕症者可以在 2 週內症狀自行緩解,就像感冒一樣。」
1. 日常作息:
- 多休息、多喝水,補充水分避免脫水。
- 盡量不要熬夜、勞累。
2. 觀察症狀:
- 每天量體溫。
- 記錄自己每天的症狀,如果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要特別小心。
- 記錄自己每天的症狀,如果呼吸越來越不順,像是爬樓梯或動一下就累、就喘,就要特別注意。
3. 什麼時候要就醫:
- 發燒超過 3 天請聯繫 119、各地衛生局、1922,務必儘早就醫。
- 出現呼吸急促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意識不清、皮膚或指甲發青等症狀,請聯繫 119、各地衛生局、1922,務必儘早就醫。
- 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醫,請配合 1922、衛生局安排就醫。
我是輕症者,該怎麼辦?
如果是已經確診的輕症者,通常會先在醫院經過 10 天的治療才返家,所以不太需要擔心,但李垣樟表示,還是有很小的機率會在幾天後「輕症變成重症」,所以要特別注意變成重症的徵兆。「如果有血氧監測機的話,建議可以使用血氧監測機來監測血氧,正常血氧是 100%,如果掉到 93~94%,就是嚴重肺炎的狀況,必須馬上就醫。」 另外,李垣樟也提醒,新冠肺炎也會攻擊腎臟、神經等器官組織,所以輕症者只要出現「新的症狀」,都不能掉以輕心,很可能是重症的徵兆,建議還是要通報,並盡快就醫。
1. 在家中情況: 比照上述居家隔離的作法,注意衛生。
2. 觀察症狀:
- 每天量體溫。
- 記錄自己每天的症狀,如果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要特別小心。
- 記錄自己每天的症狀,如果呼吸越來越不順,像是爬樓梯或動一下就累、就喘,就要特別注意。
3. 轉重症徵兆:請聯繫 119、各地衛生局、1922,務必儘早就醫。
- 發燒(體溫大於攝氏 37.5)超過 3 天。
- 血氧監測低於 93~94% 以下。
- 出現肺部病變徵兆,如胸悶、胸痛、喘、呼吸困難,臨床表現可能是爬樓梯覺得累、覺得喘,特別容易疲倦、想睡、睡不好、睡不飽等。
- 出現臉色蒼白、皮膚或指甲發青,也是缺氧徵兆。
- 出現血尿、泡泡尿等腎臟症狀,或是任何新的症狀。
- 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醫,請配合 1922、衛生局安排就醫。
文章來源 - 防疫對策/輕症者建議「居家隔離、自行康復」!感染科醫師教你怎麼做 - Heho健康
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72894